财专新闻

学校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专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1阅读数:

为深入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关于“人工智能+”行动的重要部署,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4月19日,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主办,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高职计算机与电子商务专委会、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及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

校党委书记秦华伟,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总裁董本清,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副院长王雅静,太原市财贸学校副校长樊彬,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高立军,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院长杨忠明,未来研究院(香港)院长温俊志,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教育科技研究院解决方案中心主任于丹,我校信息科技学院院长朱壮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教研室主任盛建强,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职业教育事业部副总经理惠慧、教育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李亮,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职业院校领导、院系负责人、教学管理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共150人余人参加会议。

山西省职业教育电子与信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党委书记秦华伟教授致欢迎辞。他强调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教育生态,职业教育需加速与AI融合,以服务国家数字化战略。山西财专将紧扣教育部数字化战略部署,以“五金”建设(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和“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实践,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同时,他呼吁全国职教同仁协同共建AI育人生态,培育兼具专业技能与AI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中国”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后,全国工业和信息化职业教育教指委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总裁董本清博士发表致辞。他表示,东软在软件、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和IT教育这四大领域深耕多年,始终积极投身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探索,深度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助力职业院校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人才培养高地。未来,东软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紧密结合职业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需求,为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围绕“拥抱AI、未来已来、智启教育”三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杨忠明教授作了《专业群专有大模型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创变与探索》的报告,探讨了专业群专有大模型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分享了构建与实践的经验,强调了其对教学创新的重要性。

李亮研究员分享了《AI赋能教育与产业案例的创新实践》,聚焦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高立军教授以《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匹配分析谱系图项目研究》为题,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的精准对接,提出了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建议。

温俊志博士作了《AI时代与未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揭示了AI技术如何重构职业教育生态,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于丹博士分享了《AI赋能IT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聚焦产教融合背景下IT人才培养的革新路径,解析人工智能如何重塑教学场景与实践体系。

朱壮华教授作了题为《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助推教育教学化转型》的报告,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教师数字胜任力与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盛建强副教授则聚焦《大模型驱动下高职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及实践》,解析了如何依托大模型技术,重构人工智能专业课程体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研讨会期间,我校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举行了专题交流座谈会,就《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团体标准发布及产教融合新路径展开深度对话,旨在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

本次研讨会通过专家报告、座谈交流与互动研讨,全面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对职业教育转型的深远影响,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教融合深化及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座谈会进一步聚焦校企合作与标准制定,为山西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为服务区域经济与“数字中国”战略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初 审:朱壮华

复 审:杨虎成

终 审:苏   琳